文章

顯示包含「外匯;外匯天眼;外匯學習」標籤的文章

天眼小課堂:如何確定進場點?

圖片
        困擾很多投資者的不是如何判斷行情,而是在判斷好了行情和方向後不只在什麼價位進場建倉。首先我們要闡明一個概念就是相對的高點和相對的低點,他們不是最高點和最低點。很多剛剛入到的投資者,他們往往致力於追求最好的交易時機,想找到最完美的進場點位。當你一旦抱著這樣的思想進行交易時,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能成交的機會,因為誰都不知道這一波行情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在那裏,除非事後再看。這樣我們在做交易時只需去找一個相對合適的點為進場,最終獲得盈利出來就算是達到了交易的目的。其實確定進場點的方法更是因人而異,下麵就介紹幾種方法:   首先在確認進場點之前要判斷好本次操作的方向,也就是是“買”還是“賣”。        方法一,尋找近期的重要阻力或支撐帶。   當我們判斷好方向時,比如向上買進。這時我們就可以找尋相應的支撐位作為我們進場點的參考價位,若到達這個支撐匯價未能突破,則可在此買入,反之則可再看下一支撐位附近。   方法二,等待短線MACD背離   這裏所指的短線背離一般為5分鐘或時15分鐘K線圖中的MACD背離。當我們要向上買進時,則在其回調的時候我們就要十分留心短線圖中MACD的底背離,當做出底背離後則應為相對的低點,在這一點附近買入則視為合適的進場機會。   方法三,切線位附近   此種情況為圖形走出突破形態,匯價突破後,回探到突破切線附近的測試。此時再做順切線突破的操作將是良好的進場時機,同時在切線的另一側放好止損以免匯價的假突破。   以上幾種方法是我常用的,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方法的形式有很多,只要能夠有助於我們的交易都是值得提倡的好方法。   外匯平台辨真假及外匯更多資訊新聞,就到 #外匯天眼APP   https://wikifx2.onelink.me/ohOG/FBLINK

十年老手李斯特的交易秘訣——大道至簡的資管方法

圖片
        交易中有了一些實踐與積累之後,李斯特更加努力,他想讓自己可以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但每次他想賺到更多的時候,總會冷不丁地被市場教育,好像離立於不敗之地這個目標越來越遠一樣。   李斯特對此十分困惑,他已經熟練運用週期比例法分析價格走勢風格,利用波動收縮觀察法準確把握大概率波動爆發點,但為何無法擁有立於不敗之地的那種自信與實力呢?   時不時因為一兩次的嚴重失誤,還會導致淨值大幅回撤。李斯特十分懊惱,他懷疑是不是應該學習其他人天天說的心態,而不是交易技術?但又覺得沉著冷靜、自律這些都是建立在遵守已經制定好的交易規則下才有意義,交易規則李斯特之前也建立了,思來想去,李斯特覺得貌似自己之前建立的交易規則裏少了什麼關鍵的部分。        直到有一天,李斯特和他的幾個朋友在玩21點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一個事,就是他並沒有一套嚴格制定每次交易應該交易“多少”單位的規則,而一旦沒有這樣的規則,交易就一定會時不時地陷入淨值波動過大的情況。一旦淨值波動過大,最終交易能賺到錢的概率也將大大降低。        這裏麵包含著一個簡單而深刻的算術道理:    開始增長100%,之後回撤50%,帳戶不賺錢;    開始虧損50%,之後需要增長100%,才可以保本。   淨值上漲和下跌的波動彼此抵消是不對稱的,向下的波動更容易抵消向上的波動。顯然,讓每次交易所產生的淨值波動保持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百分比範圍才能長期穩健盈利,道理也很簡單,回撤1%,只需增長1.0101%就可以保本。   至此,李斯特自創了一套資金管理法則來解決每次交易中“多少”的問題,讓他在之後交易中安全地將資金淨值緩慢並穩定地增長,漸漸地李斯特好像有了不會被市場打垮打敗的信心了。   這套資金管理法則也很簡潔,就是按自己的交易風格,用交易週期的時長與頻率來制定每筆交易虧損時可以使當前淨值波動的一個百分比閾值。   例如李斯特的交易頻率是每週都會交易,每次持有1到3天,那麼他就會讓每次虧損時最大讓淨值波動2%,假如歐元兌美元現價做多,止損恰好是20點,當前淨值是1萬美金,那麼李斯特就會開倉1手,那麼止損時會虧損200美金,恰好是1萬美金的2%,交易週期越大,交易頻率越低,百分比閾值可以設置的越大...